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|
下主日(3月2日) 崇拜司事人員 |
|
早堂
|
主席:
|
李偉良弟兄 |
講員:
|
張萬全牧師 |
傳譯:
|
林偉武弟兄 |
領詩:
|
陳溱銓執事 |
電琴:
|
倪偉瑜姊妹 |
鋼琴:
|
林惠蘭姊妹 |
司捐、招待及影音控制 (恕不稱呼)
|
司捐:
|
鄭愛嬌 賀伊朗 *林育琴 歐陽定由 |
招待:
|
黃詠詩 梁仁德 張小環 |
影音:
|
佘嘉發 關詠姿 |
領唱詩歌
|
世紀222 主,我要高舉祢名 世紀109 耶穌聖名寶貴甘甜
|
午堂 |
主席:
|
謝國旋弟兄 |
講員:
|
張萬全牧師 |
領詩:
|
李嘉琪姊妹 |
電琴:
|
沈啟誠弟兄 |
鋼琴:
|
吳雋彥執事 |
司捐、招待及影音控制 (恕不稱呼)
|
司捐:
|
馮時靜 陳佩麗 *鄭愛琴 |
招待:
|
陳文玲 吳鳳蓮 李寶茹 |
影音:
|
周漢偉 楊 逸 |
領唱詩歌
|
世紀222 主,我要高舉祢名
世紀109 耶穌聖名寶貴甘甜
|
主餐襄禮
|
早堂: 陳映坡弟兄 林仰萍姊妹 林立雄弟兄 姚添福弟兄 午堂: 方琦光執事 劉寶愛執事 吳少卓弟兄 |
|
 |
|
張萬全牧師
溯自1950年,九龍城東頭村木屋區大火,政府劃地讓災民自行興建房屋居住,命名「博愛村」1 。而「博愛佈道所」由香港浸信會聯會建立,及後1954年移交與九龍城潮語浸信會作牧養發展。1971年,政府清拆博愛村,當時大部份兄姊被調遷至慈雲山屋邨居住。1972年,教會獲安排於慈雲山第1座2至4號三個約一仟四佰餘呎的單位作為堂址,恢復聚會。
1978年成立臨時執事會,並選出執事協助發展聖工;並於1985年12月8日成立教會,定名為「博愛潮語浸信會」。1991年,成功向浸信聯會申請在鳳德村碧鳳樓地下開辦自修室及建立基址,定名「博愛潮語浸信會鳳德堂」,鳳德堂基址於2016年1月1日自立為「博恩浸信會」。由於慈雲山重建工程,本會第一座的自修室於1993年換取東頭村振東樓地下續辦自修室及建立第二個基址,定名為「博愛潮語浸信會東頭堂」。
現時教會之會友總人數約九百人,母堂設有週六及主日早、午堂三堂崇拜,東頭堂設有主日早、午堂兩堂崇拜,兩堂每週出席成人崇拜總人數約有五百人。母堂是傳統型教會,各年齡層均勻。兒童、青少年、長者以團契及主日學模式牧養,青年、成人則以小組模式牧養。近年教會著力開拓福音事工,成立香港基督少年軍第300分隊,為本區幼稚園與小學生培養基督的品格,學習服從、虔誠、紀律及自愛等生命質素。並於2014年成立「博愛潮語浸信會家庭服務中心」,以基督愛人的精神服務鄰舍,努力在本區傳揚福音。東頭堂是小組型教會,以自修室服務居民,並加入由多間非政府組織(Non-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)組成「東頭珍惜生命聯盟」(簡稱東盟),一同致力建立融和、正向及鄰里守望的社區。東頭堂藉著分齡牧區來發展。教會群體青年人佔多,以小組作傳福音與栽培事工。
主恩實在浩大,祈求祂的恩手繼續帶領博愛潮語浸信會前進。感謝 神對教會的恩典,回顧過去所走過的里程,同時面向未來的歲月,我們深願教會更能體會父 神的心意,弟兄姊妹要繼繼勇往直前,以作成主的事工為念。「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,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。但願祂在教會中,並在基督耶穌裏,得著榮耀,直到世世代代,永永遠遠。阿們!」(弗3:20-21)
(更新於: 2018-03-22)
附註一: 參蔡少琪,「林子豐與香港浸信會和城浸」一文中,林子豐和博愛村的介紹。
http://www.chinesetheology.com/LamChiFung.htm。
|
3月1日 週六崇拜司事人員 |
主領: | 但以理團契 |
講員: | 張萬全牧師 |
司樂: | 但以理團契 |
司捐及招待: | 但以理團契 |
音響及投影: | 但以理團契 |
|
|
 |
|
|
|
|
 |
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