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 |
|
|
本主日(12月3日) 崇拜司事人員 |
|
聯合崇拜
|
主席:
|
李景輝弟兄 |
講員:
|
張萬全牧師 |
傳譯:
|
- |
領詩:
|
鄭麗玲姊妹 |
電琴:
|
- |
鋼琴:
|
吳雋彥執事 |
司捐、招待及影音控制 (恕不稱呼)
|
司捐:
|
馮時靜 陳佩麗 *劉錦英 鄭秀娟 林仰偉 林育琴 |
招待:
|
姚雪珠 吳鳳蓮 朱愛真 劉娟 李寶茹 李鳳瓊 |
影音:
|
劉文輝 趙家謙 陳維思 |
領唱詩歌
|
世紀129 耶穌,至高的聖名 世紀119 以馬內利來臨
|
主餐襄禮
|
吳少卓弟兄 劉寶愛執事 林鳳嬋姊妹 劉 娟執事 溫莉玲姊妹 |
|
 |
|


第四季分題:教會:恩賜同工
十二月份金句: 「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」 以弗所書第四章16節

主題:工作報告、牧養分享(09/11/23) |
張萬全牧師 |
- 10月16至17日兩堂教牧於恩樂之泉舉行同工修會,探討教牧的屬靈領導,及共享空間的課題,盼望同工能在屬靈領導有所成長,並為母堂裝修後的事工發展作準備。
- 裝修工程展開,在打拆舊有裝修,發現2樓正堂後的支柱破損嚴重,需要復修和加固。另一方面,為增加使用空間及設計實用需要改動2樓及3樓大門出入口,有關工程需符合屋宇署的防火要求並入圖則由請,執事會議決委派建築師辦理有關事宜。令工程進度略有延誤,求主保守往後的施工能順利,裝修工人安全。
- 因應教會裝修,各項聚會時間和地點需要改動或調整,感恩運作大致順利,求主繼續激勵弟兄姊妹參與聚會之心。
- 由於12月17日(主日)未能向培敦中學租借到場地聚會,教會將在香港浸會園舉行【戶外崇拜暨博愛家歡聚】,內容:崇拜、集體活動、午膳及自由活動。請弟兄姊妹盡快報名,詳情請參閱網頁或有關宣傳海報。
- 撰寫2024年教會主題及事工方向,與同工們分享,以便同工為各部訂定未來事工計劃。
- 啟發課程籌備已展開,統籌小組:陸滿華傳道,朱淑芬姑娘、劉寶愛執事和鄭愛嬌姊妹(張牧師、李生作支援顧問)。小組議決將於2024年2月23日(周五)晚上7:30-9:30,在3樓舉辦為期11周第一屆啟發課程,希望能接觸弟兄姊妹的親友、同事,認識他們,與他們分享生活和探討信仰。並於11月6日開始招募事奉團隊,求主使用,讓更多人得著啟發得著福音。
- 負責11月8日之公禱會錄音,鼓勵弟兄姊妹抽時間,同心為世界、香港、教會及個人需要代禱。
- 探訪關懷:楊永城弟兄(醫院),周秋月姊妹(醫院),柯樹松先生(王繼卿姊妹之兒子,醫院),陳佩卿姊妹(家訪),陳宇鏗弟兄(醫院),王君義弟兄(家訪)。
- 其他:人力資源委員會會議,東頭堂聘牧小組面見兩位申請者,葉欣婷(吳舜珍姊妹孫女)新居感恩,負責但以理團舊約通識:兩約之間,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會議。
- 信息分享:10月8日博恩浸信會崇拜,10月15日博愛潮語浸信會崇拜,11月5日博愛潮語浸信會崇拜。
牧養分享:共享空間成為使命空間
「共享」(Sharing),是指資源或空間的的共同分享及利用。因著科技互聯網發達,共享成為現代新經濟模式,善用資源或空間,發揮最大經濟效益。教會開放地方,成為共享空間,不是為了經濟效益,而是藉此與人接觸,分享信仰。王緯彬提出「使命空間」(missional space)的思考:在時代轉變中,教會以使命為方向,將閒置的空間創意地運用,「『使命空間』讓教會更有效地接觸他們鄰舍,開放自己,進入社區,從而轉化教會以外的人的生命。」
教會開放地方成為共享空間,由共享空間變成使命空間;實在需要教會弟兄姊妹與同工願意主動接觸人,開放空間能對應社區需要,並且適合親友、鄰舍、陌生人到訪使用,讓人與我們交往時可以感受到我們所信所傳,藉此有機會得著救恩。「凡我(使命空間)所作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。」(林前9:23)
|
12月2日 週六崇拜司事人員 |
主領: | 教會裝修工程期間周六崇拜暫停 |
講員: | |
司樂: | |
司捐及招待: | |
音響及投影: | |
|
|
 |
|
|
|
|
 |

|
|